在工业厂房中,钢结构凭借跨度大、施工快的优势被广泛应用。但很多人关注厂房的承重梁、立柱时,却容易忽略一个 “隐形功臣”—— 柱间支撑。这个连接厂房立柱的构件,看似不起眼,却是保障厂房稳定与安全的核心防线。

柱间支撑的核心作用,简单说就是 “抗侧移、传荷载”。当厂房遭遇强风、地震等水平力,或内部吊车运行产生冲击时,立柱容易发生倾斜、摇晃。而柱间支撑能像 “筋骨” 一样拉住立柱,将水平力传递到基础,避免厂房整体变形。此外,它还能固定立柱的位置,防止立柱在垂直荷载下出现失稳,让整个钢结构框架更 “刚劲”。

常见的柱间支撑主要分三类,适配不同厂房需求:十字交叉支撑是最常用的,用两根型钢交叉连接,成本低、抗侧力强,适合中小跨度厂房;人字形支撑受力更均匀,能减少立柱的局部压力,多用于大跨度或有重型吊车的厂房;门形支撑则会预留通道空间,方便设备运输,常见于需要频繁搬运大型构件的车间。

设计和施工时,这几点千万不能马虎。材料上,通常选 Q235 或 Q345 低碳钢,保证强度的同时便于加工;连接方式优先用高强度螺栓,后期维护更方便,若用焊接,必须确保焊缝饱满无缺陷。还要注意防腐防锈,钢结构易受潮湿、粉尘侵蚀,施工后需做好除锈、刷漆或镀锌处理,延长使用寿命。另外,柱间支撑要和厂房整体结构匹配,比如与屋面支撑、吊车梁协同受力,避免 “单打独斗”。

日常维护也不能忽视。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,看看螺栓是否松动、构件有无锈蚀或变形。若发现漆面脱落,要及时补刷;出现轻微锈蚀,需打磨除锈后做防腐处理。一旦发现支撑变形或连接失效,要立即停机检修,避免引发安全事故。

柱间支撑虽小,却是钢结构厂房的 “安全底线”。重视它的设计、施工与维护,才能让厂房既 “高大上”,又 “稳如泰山”。

来源:综合整理自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